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太原宠物安葬服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太原宠物安葬服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孝庄太后为什么死了之后没有丧在盛京,而是安葬在北京?
回答问题前先纠正题主的错误,孝庄太后死后并没有葬在北京,而是葬在了遵化清东陵陵区风水墙外。所以问题应该表述为:孝庄太后死后为什么没有葬在盛京,而是葬在了东陵风水墙外?
其实问题可以分解为两个,先回答孝庄太后为什么没有葬入沈阳昭陵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清代的皇后及后妃都是随葬在皇帝陵寝里,所以孝庄太后的昭西陵就显得与众不同,而之所以这样的原因就是孝庄太后立有遗嘱。
康熙26年12月25日(1688年1月27日)孝庄太后病逝,享年75岁。在病逝前孝庄太后曾当面嘱咐康熙皇帝说,太宗皇帝梓宫奉安已久,因为卑不动尊的原因不方便合葬,要是另外建造陵寝未免劳民伤财,于心不忍,并且心里牵挂你们父子,不忍远离,所以务必在遵化安厝,这样就死而无憾了。
▼清实录原文
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另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亡憾矣!
从孝庄太后的遗嘱来看,她为什么没有葬入沈阳昭陵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昭西陵老照片
㈠康熙皇帝将孝庄暂安在风水墙外
很多野史认为这样的安排是因为孝庄太后曾下嫁多尔衮,以此做为一种惩罚,其实根本不可信。我认为康熙皇帝将祖母暂安在风水墙外恰恰是因为自己对祖母的感情太深了,导致无法取舍葬地而只好暂时安奉在风水墙外,这样也方便自己来祭祀祖母。只是没想到一下就暂安了37年之久,直到康熙皇帝驾崩也没有为祖母选择好葬地。
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是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又是中宫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的侄女、关雎宫宸妃的妹妹。布木布泰生于1613年,1625年二月嫁给皇太极,这年布木布泰13岁,皇太极34岁。崇德元年皇太极即皇帝位,封她为永福宫庄妃。
庄妃作为一个女人,人生中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在崇德三年(1638)生下一个儿子——福临,后来的顺治皇帝。庄妃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和康熙5朝。顺治皇帝登极尊她为皇太后,康熙皇帝登极又尊她为太皇太后。孝庄太后崩逝后,最终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孝庄文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康熙二十六年(1687),已经75岁高寿的孝庄太后,与世长辞。按照满清的祖训,皇后去世后,必须与皇帝同葬一起。但孝庄太后却在临终前留下遗言:“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这样的遗言,让康熙很是为难,因为祖训不能违抗,但是祖母的话也不能不听啊!于是,孝庄太后的遗体,从康熙二十六年起,一直放到了雍正二年才下葬,也就是放了37年。
康熙不愿做的事情,最终雍正选择了下葬孝庄太后,而雍正的选择便是,在“暂安奉殿”就地起建陵园,葬入地宫,被称之为“昭西陵”。
孝庄太后死了为什么不葬在沈阳与皇太极合葬,而是葬在了北京?可能的原因有:
第一,孝庄太后不愿再惊扰自己的丈夫,此时皇太极已离世40多年了,而且自己的丈夫皇太极已经有人陪了。
第二,康熙年间,战事连连,自己死后不愿在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希望能够就近安葬就行。
第三,皇太极的清昭陵远在盛京(今沈阳),自己不愿意远离自己的儿子和孙子,更愿意守着自己厚爱的的两个后辈。
当然,孝庄太后死后不愿葬在盛京,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最主要的认为孝庄太后曾屈尊下嫁给多尔衮。
孝庄太后历史上是否下嫁多尔衮,既不能肯定,也不便否定,既无文献依据,也无档案依据,是一个千古历史之谜。如果真是下嫁多尔衮的话,那就很可能是孝庄太后不愿与皇太极合葬的原因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太原宠物安葬服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太原宠物安葬服务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