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锦州宠物善后服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锦州宠物善后服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令努尔哈赤夜不能寐的毛文龙,最终为何却被“自己人”所杀?
谢邀
想了解这个问题,先来看毛文龙是什么样的人。毛文龙平民出身,后在李成梁帐下当差,这一时期毛文龙确实也为大明朝廷立下过军功。但作为一名军人,他的军事能力几乎在这期间发挥殆尽,随后的角色更像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毛文龙凭借其军功和巡抚袁可立扶持下一步步晋升,随之而上升的也是毛文龙那娇纵的姿态。在袁可立去官之后,毛文龙正式成为一个封疆大吏,这个时候的毛文龙再没有谁能控制得了他。
毛文龙和其所部以牵制后金为由,不断给朝廷索要钱粮。虽说在军事上确实能成为威胁后金的一支军事力量,但毛文龙却对自己封疆大吏这个角色不满足,想再进一步。于是在后金,大明,朝鲜三方面权衡利弊,进而自肥。后金虽然不敢忽视毛文龙,但毛文龙也算不上其心腹大患。后金军队之所以解决不了毛文龙的重要原因就是战船不足,不善水战。众所周知,后金军队马上野战的能力超强,但水战的话却不行,而毛文龙以占据皮岛为优势,令后金军队无可奈何。
毛文龙一方面向朝廷索要大量的饷银,另一方面征招商贾贩卖禁物。而这个时候牵制后金军队的作用也微乎其微,但自立的苗头却很大。当时的大明朝廷内忧外患,其财政收入也捉襟见肘,反而要支付庞大的银两给毛文龙,但毛文龙拿着银子却有自立的想法。袁崇焕看到此种情况以后,便设计杀了毛文龙。整体来讲,毛文龙前期对大明朝廷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后期他的危害远大于其作用,袁崇焕在权衡之下将其斩首。
毛文龙之死,有人说他冤,也有人说他不冤。且袁崇焕杀他的理由,最主要的罪状就是有私通敌国、背叛国家之罪。而袁崇焕上表控诉其十二罪状,基本上与私通敌国、违抗君命有关。
但我想说,这只是表明毛文龙有通敌的嫌疑,请注意,是嫌疑。在没有确凿指控毛文龙通敌的证据,袁崇焕不经过朝廷的同意,无故擅杀大奖,这显然是触碰到了崇祯皇帝的忌讳。后来袁崇焕被杀,其中一条就是擅杀大臣。
袁崇焕在上皮岛之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杀之。
很明显,袁崇焕并没有想直接除掉毛文龙的,还是争取他为自己所用。可后来登上毛文龙的地盘后,就直接杀了他,还列出了十二条罪状,其实真正沾得上边的也就两三条左右,其余的只不过是扑风捉影的罗织之词。
即使毛文龙有投敌嫌疑,也不是你能杀的。虽然崇祯赐予你尚方宝剑,紧要一时,可便宜行事。可袁崇焕却是没有任何向朝廷汇报之下,就擅***了一名地方大员。即使皇帝嘴上不说啥,心里也会有个旮瘩。
毛文龙的死,既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有袁崇焕不计后果的因素在里面。
毛文龙所占据的东江镇,虽然能够在后方牵制住后金,但他为人太骄纵了。有战事的时候,倒还有些作用,可一旦无战事,其本性就显露出来。在其治下,浪费军饷滥杀俘虏。和他一起共事的文官们,都曾经上疏过他的罪行,撤掉他的兵。可朝廷并没什么反应,可能觉得他的东江还有用处。
可他碰上谁不好,碰上了一个拥有道德洁癖的忠臣,袁崇焕。这家伙看不下去,于是定下计策,也就是我刚才所说的: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杀之。
很明显,心高气傲的毛文龙不为袁崇焕所用。于是袁崇焕***借阅兵,上岛二话不说除掉了毛文龙,并整编了毛家军。朝廷知道后,也不好说什么,总不能一下子就***两个大员吧?只能秋后算账。不到一年,因为后金大军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焕止兵不前,遭到朝廷弹劾,其中一条罪行就是擅杀毛文龙。
千防万防,家贼难防。一个敌后游击队队长,以为上级领导是来视察工作的,想不到领导不按常理出牌,几句话说的不对直接就被领导砍了……
毛文龙和抗日时期的敌后游击队很相似,只是他的位置差了点,又没有一个好的领导所以才死得那么冤
《明史•袁崇焕传》:文龙既死,甫逾三月,大清兵数十万分道入龙井关、大安口。
关于毛文龙的作用,过度夸大和直接抹杀,都是不负责任的,关于他的死因,可以说是“生不逢时”。
1.崇祯即位,***取激进的复辽策略,毛文龙攀附朝中权贵而新朝寸功未立,难得君心
崇祯元年(1628年),崇祯皇帝便两次派遣官吏到东江镇核查兵额、粮饷,结果就是与毛文龙原报的数额大为缩水。简单务实的崇祯帝遂直接按核准的兵额发放粮饷,还要求将往年多发的部分逐次扣还,表明了对毛文龙的极度不信任。
同时毛文龙还屡次上书对比前任巡抚王化贞对其支持,而王化贞刚刚被划为已经失势的阉党,这让崇祯君臣不免怀疑这个孤悬海外、熹宗一口一个“毛帅”的皮岛总兵是否是阉党,毕竟让自己最讨厌的阉党掌握天下最重要的辽东兵权,想想都觉得恐怖。
所以毛文龙在崇祯皇帝这里已经失势,尽管对于毛文龙突然被斩“意殊骇”,但崇祯皇帝也并没有做过多表示,而是顺水推舟认可了毛文龙的罪行。
2.袁崇焕督师蓟辽,统筹整编辽东军务,毛文龙不服节制,产生隔阂
崇祯皇帝重新起用袁崇焕,督师蓟辽,袁督师一上台就大张旗鼓地增饷整军、撤换武将,基本上和他合不来的都被赶到别处,如满桂。辽东、蓟州、登莱军***利均已统一,唯独剩下毛文龙的东江镇。
1629年7月24日,54岁毛文龙被袁崇焕擅***害这事,历来争议非常大,争议双方都有自己的道理。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后,在祭奠毛文龙时曾经说道:
“昨天杀你,是朝廷的法律;今天我祭奠你,是出于同僚、友人的感情。”
这一番话,有很多虚情***意,根本没有把真正杀毛文龙的原因表达出来!(毛文龙控制区域)
袁崇焕只杀了毛文龙一人,为了防止士兵哗变,袁崇焕增加了18万两的饷银。但是岛上的军民人心已经散了,没有主心骨,将来说不定哪一天也可能是毛文龙一样的下场。虽然有兵马不少,但对后金的牵制的作用大大减少。
毛文龙被杀三个月后,1629年10月,皇太极是率领10万(号称)人马,越过关宁锦防线,绕道内蒙古的喜峰口,攻占遵化,进逼北京近畿地区。
这样一件事情和毛文龙、袁崇焕牵扯起来,就让人产生了很多遐想。皇太极最害怕的是袁崇焕,而不是毛文龙,毛文龙的牵制作用并没有那么大,毛文龙对后金非常了解,但他从未在与后金的作战中取得过大捷,顶多牵制后金军队1-2万人马,毛文龙是不可能举全部兵力对后金作战的。
袁崇焕擅***害毛文龙这事皇太极是知道的,他这次出兵的主要目的是进军中原劫掠,同时拔除袁崇焕这个眼中钉,让袁崇焕的关宁锦防线等同虚设,让明朝皇帝崇祯和袁崇焕产生嫌隙。袁崇焕经营的防线确实是悬在后金***头上的一把利剑。
当然,毛文龙的牵制还是起到一定的作用,让后金如芒在背不敢全部兵力进攻明朝。后金***真正担心的是蒙古和朝鲜,毛文龙是夹在朝鲜和后金***中间的一股势力,袁崇焕的想法是拔除了毛文龙,后金和朝鲜直接面对面。(袁崇焕剧照)
1631年8月,毛文龙部将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在登州发动兵变,18个月后兵败投降后金,他们后来是清朝征伐明朝的主力干将。
袁崇焕杀毛文龙时列举了十二条罪状,如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锦州宠物善后服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锦州宠物善后服务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